华人网

华人网 华人金融>德国华人抗“疫”的两个“战场”

德国华人抗“疫”的两个“战场”

2020-02-26| 发布者: 文章作者:admin| 查看:

摘要: (抗击新冠肺炎)德国华人抗“疫”的两个“战场” 中国新闻社,柏林,2月23日(记者彭大伟)自中国新皇冠肺炎爆发以来,在抗击疫情的最新进展中,在原籍国触动了华侨和华人的心。德

  (抗击新冠肺炎)德国华人抗“疫”的两个“战场”

中国新闻社,柏林,2月23日(记者彭大伟)自中国新皇冠肺炎爆发以来,在抗击疫情的最新进展中,在原籍国触动了华侨和华人的心。德国记者注意到,这里的华侨同时在两个“战场”为抗击艾滋病做出了贡献。

第一个“战场”是疫情爆发后,从柏林到法兰克福,从慕尼黑到杜塞尔多夫,来自德国各地的华侨、中资企业和留学生慷慨解囊,向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捐赠了大量急需的医疗防护用品。

在物资供应紧张和航空公司运输能力受疫情影响的情况下,德国的许多华侨团体、校友会和热心的海外华人努力工作,真诚合作,确保抗击疫情急需的物资能够及时运送到中国一线医疗单位。

“一群以前从未谋面的校友远程协作,在7天内以工业化的方式组织起来,并通过跨境电子商务进行最有效的海外捐赠。”为德国大众集团工作的华中科技大学德国校友会秘书长何硕总结道。

第二个战场是如何向德国主流社会解释中国疫情的真实情况,并积极回应德国媒体的偏见和虚假报道。

“德国的新一代中国人希望有机会发出自己的声音。”居住在德国多年的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OV)全球副主席陈平认为,新的皇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与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问题一样,是一个涉及全人类共同利益的问题,不分国界。“中国前所未有的措施赢得了关键时刻,并为全球抗击艾滋病的斗争做出了巨大牺牲。我们希望世界能对中国有一个公平的评价。”

在选择自愿在德国主流社会发言的中国人中,包括德国明斯特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周军博士。疫情爆发后,武汉的周军接受了当地媒体《明斯特报》和《威斯特法伦消息报》的专访,并出现在报纸的重要版面。

"大多数德国媒体都报道了这种流行病的感染人数。这座城市关闭后,人们的生活和供给是如何得到保障的,这还不清楚。”针对德国媒体的悲观看法,她在采访中介绍了武汉市政府在这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事实上,当地政府已经解决了老百姓的基本生活资料供应问题,而武汉的医疗物资供应不足。”她还向德国媒体介绍了由她主持的德鄂友好协会发起的武汉筹款活动。

"报道发表后,许多当地人打电话给编辑部,表达他们希望帮助湖北抗击疫情的愿望。"据周军介绍,德国湖北友好协会顾问、北魏议会总务委员会原主席乔斯梅耶看到了这份报告,他的重要成员“德国名誉领事联盟”作为四个地区诊所援助机构的董事会主席,发起了对湖北的倡议,并积极组织医疗援助。

在最近在明斯克举办的“国际母语节”上,由周军和明斯克大学的马克博士创作的《高山流水遇知音》德语图画书被选为向当地公众展示的第一个故事。这也是自“国际母语节”举办以来,中国多年来的第一个故事。

他们分别用中文和德文向每个人朗读了这个来自中国武汉的传统文化故事。学校的学生杨元妮用古筝演奏了《高山流水》。然后有一部短片展示了武汉市在疫情爆发前后的对比以及武汉人民抗击“疫情”的英勇斗争。

”很多德国人看完之后都哭了。我认为经历过战争和灾难的人对我们正在经历的事情也会有同样的感受。”周军说道。国际母语节组委会主席

beata说“知音”是他学的第一个中文单词。“德语中没有这样美妙的表达。没有

令她欣慰的是,德国著名大学亚琛工业大学校长乌尔里希·鲁迪格教授亲自参加了由她的国际办公室发起的“我不是病毒”运动,表达了对在德国学习的中国学生的声援,并减少了学校工作人员在这个问题上的不必要的恐慌。

“我希望通过这场流行病的考验,我们能够超越‘中国人’和‘德国人’之间的分歧,从人类共同的角度迎接共同的挑战。”陈平表示,她正积极计划在德国的中国专业人士与中国的公共卫生、环境治理和其他领域的专家展开对话,以加强疫情结束后两国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借鉴。(结束)